requestId:68aded896022d2.13519929.
秦巴山區包養女人的教育突圍
——記陜西省安康市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
10月10日,安康市漢陰縣實包養網ppt驗小學操場上,學生在新建的操場跳繩。(資料圖片)
“八山一水一分田”“所轄10個縣區均為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8包養8萬人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落后的中高山區”……
這是一組對陜西省安康市的描述與評價。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現實情況,安康需要通過搬遷安置解決安全居住和生產生活問題,扶貧開發任務十分艱巨。
面對扶貧安置和快速包養合約城鎮化的雙重壓力,近年來,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以打造美麗新校園為抓手,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城區擴包養容和農村提質,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教包養行情育成為當地群眾走出大山,脫貧致富的不二選擇。
擴容:讓每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每年從中高山區搬到低山區的扶貧搬遷移民差不多有20萬人,其中有10萬人要進城。”安康市教育局局長馬恒昌介紹說,“對教育而言,每年新增1.5萬名左右的學生。”
面對困難,淳樸本分的安康人沒有選擇抱怨,而是迎難而上。2013年以來,針對城鎮化和移民搬遷帶來的城區教育資源緊缺和“上學難”的矛盾,安康市實施了以“五校北遷”為重點的城區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對中心城區12所學校進行新建和改擴建,新增教育用地120畝,盤活和節省教育投入10億多元。
以占據了安康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主城區——漢濱區為例,過去的幾年中,漢濱區江南片新增了2所初中、1所小學、1所幼兒園,總投資近3億元,擴充學位10000個。
“明年我們就能搬包養網比較到寬敞的新校園了,再不用像現在這么擁擠了。”始建于1979年的江南小學,現有26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局促的校舍和每年持續包養網增長的生源,讓校長非常頭疼。按照漢濱區教育資源整合規劃,學校明年將遷至原漢濱初中分校,原址改建為公辦幼兒園。
今年1月包養甜心網,該區又啟動江北片區教育資源整合,2017年12月前,將對33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遷改建,新增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5所幼兒園,總投資3.2億元,可擴充學位11000個。
“預計到2017年包養網年底,通過資源整合和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全區擴充學位可達26000個包養網。”漢濱區區長范傳斌說。
除了主城區,安康還加強縣城、重點鎮、新型社區的教育發展,著力解決城鎮教育“班大人多上學難”和農村教育“點多分散質量低”的結構性矛盾。目前,全市新建公辦幼兒園15包養網7所,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4.6包養價格3%,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5.11%,分別比2010年提高44.63和23.31個百分點。
“經過這幾年的硬件建設,全市已基本消除了危房校舍,學校成包養為當地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馬恒昌說,安康地區易發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災害,安全的學校往往也充當了災民的避包養網比較難所。
托底:保證兩個不能少
如今,安康的青年人都知道,要想外出打工,必須得去職校參加技能培訓。
說起原因,馬恒昌解釋說,政府考核職業教育發展有“兩個不能少”,即未升學初中畢業生全部要接受職業教育,外出務工青年人必須參加技能培訓。“這是政府的一項硬任務,要求各鄉鎮必須落實。”馬恒昌說。
這項政策,保證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不掉隊,并開啟了一條職教致富的新路。
趙偉,安康市長興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提起在安康市旬包養金額陽縣職教中心工業與民用建筑系參加大專學習后對他的影響時,趙偉說:“現在,我年薪已經達到十萬元了。而沒有參加培訓前,一個月也就掙一兩千元。”
最近,趙偉合計著把父母親,從旬陽縣郊區半山腰上的老家草坪村接長期包養下來,送到他最近剛在旬陽縣城買的120平方米的房子里。
“精品就業,是我們的法寶。”旬陽縣職教中心校長陳強一語道破天機,圍繞精品就業,背后是打造精品專業、嚴抓精細化管理的一整套制度。
“一個學生就業包養軟體,就等于一個家庭脫貧了。”旬陽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時宏新說,去年,旬陽縣入圍了全國首批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名單。“正是因為旬陽縣職教中心在培訓和吸納人員就業、推動農民致富方面,做出了示范性經驗。”
近幾年,安康市積極實施職業教育學校、專業整合改革,全市建成國省級示范職校3所,精品專業13個,整合減少專業23個,實現全市中職包養網學生統一招生,走出了一條培訓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教育富民路子,職教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201包養4年,安康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表彰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提質:美麗新校園點亮青山碧長期包養水
走進安康市漢包養俱樂部濱區關廟鎮勞動小學,整個校園充滿了濃郁的漢劇文化氣息。漢劇臉譜、漢劇樂器及漢劇“十大行當”鑄塑等觸目可及。音樂課上,學生們伴著二胡高聲歡唱改編的新漢歌;舞蹈房內,在漢劇團演員指導下,學包養留言板生們有板有眼地練習著形體動作。
“學唱漢調二黃、了解漢劇,對傳承地方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進行道德教育與藝術熏陶,追求美好人生有重要意義。”漢濱區教育局局長劉學強說。因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生機勃勃的校園文化建設,勞動小學在2014年被命名包養網比較短期包養為五星級“安康市美麗新校園”。
“美麗新校園建設以校園文化為抓手,涵蓋校園建設、教育教學、校園包養網文化、師生關系、教育管理等方方面面,最高標準為五星級。”安康市教育局副局長王烈勛說。
2014年,安康市教育系統啟動以生態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美包養網麗新校園建設活動。包養網站實行動態管理、星級命名,五項內容一項一星,達到其中3項標準方可申報命名包養,最高標準為五星級。力爭用8至10年時間,使全市絕大多數學校建成美麗新校園。
“美麗新校園建設活動,是安康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馬恒昌說,“是提升校園文化品味、提高教育水平的綜合反映,將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提供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記包養網車馬費者馮麗 禹躍昆)
《中國教育報》2015年10月20日第7版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