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一包養長江經濟帶建設與湖北高質量發展”舉行發布會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3315824dd71.59637254.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2019年6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時,請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曉東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與湖北高質量發展”作介紹,并答記者問。屆時新聞發布廳舉行相關展示活動。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了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先生,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曉東先生,請他們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與湖北高質量發展”作介紹,并回答大家提問。

首先,有請蔣超良書記作介紹。

2019-06-19 10:00:02

蔣超良: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這里向大家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湖北的發展變化。首先,謹代表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臺灣包養網府和6100萬湖北人民向大家表示歡迎和感謝。

家住長江邊,水潤楚天闊。湖北經濟社會發展與長江息息相關。在這里,我就“長江經濟帶建設與湖北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與大家交流和分享新中國成立70年來荊楚大地、長江兩岸的滄桑巨變。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綿延湖北1061公里,孕育滋養了生生不息的長江文明,給荊楚人民帶來了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魚米之裕。70年來,從荊江分洪工程拉開新中國整治長江千年水患的序幕,到興建葛洲壩工程、三峽工程,戰勝98洪魔,實現大江安瀾、河清海晏;從清江、漢江梯度開發利用,到南水北調一庫清水潤澤京津;從“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的“窮窩子”“水袋子”,到沃野千里、稻菽飄香的“米糧川”“包養網魚梁洲”;從“武字頭”國企挺起中部工業脊梁,到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中部崛起戰略實施,湖北從長江走來,與共和國同奮進、共成長。

2019-06-19包養管道 10:00:35

蔣超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始終牽掛長江。大家還記得有兩個鏡頭,新聞界的朋友對此一定記憶猶新——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頂風冒雨視察武漢新港;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峽大壩極目遠眺、到長江岸邊實地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考察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問診,對湖北作出“四個著力”“四個切實”和“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等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引領、實踐指南和精神動力。

2018年,湖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4萬億元,比1952年增長了215倍,年均增長8.5%。湖北從一窮二白、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印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恢弘歷史,更成為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生動注腳。

2019-06-19 10:04:45

蔣超良:

一、包養甜心網“芯”“光”燦爛,激活創新創造新引擎。我先給大家講一下武漢光谷的故事。從40年前武漢郵科院的一根光纖起步,到2001年中國光電子產業基地落戶武漢、武漢光谷正式誕生,包養再到如今匯聚中國信科、華為、小米等,2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武漢光谷成為全國重要的光電子產業基地,僅光線光纖就占據全球25%的市場份額。光谷的發展歷程是湖北科技創新的縮影。近年來,我們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眾多的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2018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6653億元,比1996年增長了92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從2013年的第1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7位。依托國家存儲器、商業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打造了“芯屏端網”聯動發展的產業生態。

2019-06-19 10:16:00

蔣超良:

二、統籌協調,培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從農重工輕到三產協調,從城鄉分割到融合發展,從一城獨大到多極支撐,經濟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所迸發的新動能后勁更足、態勢更強、基礎更穩。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我省三次產業結構由1952年的56.7:15.6:27.7,調整為2018年的9.0:43.4:47.6,實現了從“一三二”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二是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落實落地,強化武漢產業之“芯”、區域之“心”,動能之“新”的地位,推動鄂西、江漢平原、鄂東協調發展,武漢市的GDP總量達到1.48萬億元,宜昌、襄陽超過4000億元,涌現出一批新興節點城市,全省城鎮化率由1952年的10.1%,提高到去年底的60.3%。統籌城鄉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推動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糧食產量穩定在500億斤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突破1.2萬億元。三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初步形成,“祖國立交橋”地位日益顯現;以荊江大堤加固、鄂北水資源配置為重點的長江防洪灌溉體系實現了質的飛躍,“水利大省”基礎更加牢固。

2019-06-19 10:31:32

蔣超良:

三、勇擔責任,建設人水和諧的新生態。湖北是長江干流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守護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是湖北必須擔起的歷史責任。為了保護好長江母親河,我們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雙十工程”,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統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締各類碼頭1211個,清退岸線150公里,岸灘復綠1.2萬余畝,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115家。通過這些工作,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明顯好轉,曾經滿目瘡痍的長江岸線,再現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麗畫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新生態正在形成。

2019-06-19 10:31:49

蔣超良:

四、敢為人先,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湖北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第一站。習近平總書記2013在湖北深刻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湖北自古就有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首創精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成語就出自湖北。在改革開放這場偉大革命的各個重要歷史節點,也深深烙下了湖北人民奮進的足跡。沙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創全國先河,武漢“兩通”起飛打開內陸開放的大門,漢正街寫下了“天下第一街”的商業傳奇,湖北自貿區打造內陸開放的新標桿。1953年我省進出口總值0.82億美元,2018年達到528億美元,增長了643倍。

一是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持續推進以“放包養管道管服”為重點包養網單次的政府改革,認真貫徹外商投資法,打造公平、公正、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黨中央部署的100多項改革試點取得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省級層面128項改革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湖北自貿區完成了151項改革試驗任務;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7條”和“三個100億”等政策舉措,民營經濟撐起了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

二是實施高水平“引進來”。連續舉辦華創會、楚商大會、中部地區國際產能合作大會等活動,來鄂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了283家,2018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19.4億美元,同比增長8.6%。今年上半年情況更好,一會兒省長會介紹這方面情況。

三是推進高質量“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優質產能和裝備技術“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工程項目營業額239包養留言板億美元、新簽合同423億美元。從建立“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起步,湖北“路橋軍團”逐步從內河走向海洋,從中國走向世界,承建和參建了港珠澳大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等一批重大路橋工程,成為湖北對外開放的一張名片。

2019-06-19 10:38:35

蔣超良:

五、全心全意,推進民生事業取得新成就。湖北是一個貧困面較大的中部省份,集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山區、民族地區于一體,還有很多群眾沒有脫貧。我們堅持五級書記抓脫貧,盡銳出戰打好脫貧攻堅戰,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2014年以來,全省累計減貧490.7萬人,年均減貧近百萬,貧困發生率由14.4%降至2.4%。我們堅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實施“我選湖北”計劃,促進大學生留鄂就業創業,做好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今年1-5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8.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處于2.49%這樣一個低位。我們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統籌做好教育、醫療、養老等工作,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萬元、1.5萬元,分別是1980年的83倍和88倍。

70年來,荊楚大地發生了深刻變化,充分彰顯了包養網比較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讓包養網ppt我們更加包養網深切地體會到,湖北各項工作取得的新成績、發生的新變化,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包養網單次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在奮進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四個著力”“四個切實”的囑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促調惠防保”各項工作,深度包養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堅持自然生態、經濟生態、政治生態“三個生態”一起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實重行、砥礪奮進,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這些。謝謝。

2019-06-19 10:50:38

胡凱紅:

謝謝蔣超良書記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所代表新聞機構。

2019-06-19 11:00:3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注意到,去年4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考察長江時強調,要正確把握“五大關系”,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請問,湖北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方面有哪些行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還將采取哪些新舉措?

2019-06-19 11:01:24

蔣超良:

謝謝你的提問。剛才我也作了一些介紹,長江是我們省經濟發展的一個“黃金主軸”,也是一個重要的依托。湖北作為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生態環境保護的包養站長任務非常重。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考察長江,在湖北武漢召開了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要正確把握“五大關系”,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同時,在聽取省委、省政府匯報后,提出了“四個切實”的囑托,要求湖北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我們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特別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習近平總書記講了,長江病了,病得不輕,治好這個病要用中醫整體觀,要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醫辯證施治辦法,推動“五大關系”的落實,做好“三篇文章”,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2019-06-19 11:03:24

蔣超良:

第一篇文章是生態修復,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第二篇文章是環境保護;第三篇文章是綠色發展。

2019-06-19 11:14:03

蔣超良:

第一,固本培元,營血衛氣,做好生態修復。以系統性的舉措來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修復,實施長江防護林建設、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濕地保護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把全省22.3%的版圖面積納入了生態紅線的保護范圍,4230條河流、755個湖泊實現河湖長制的全覆蓋,長江綠色生態廊道正在形成。

在長江生態修復將做好三件事:一是全生態鏈修復,長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是統一的,我們將對整個生態鏈進行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抓好長江、漢江、清江等主要流域和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神農架林區、大別山等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修復,筑牢安全屏障。二是全方位施策,采取“拆、堵、關、停、限、治、補”等綜合措施防治水污染,集中整治不達標斷面,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全面防控風險斷面。三是全責任制覆蓋,推進河湖長包養網制的提檔升級,推進河湖劃界確權,構建全省統一的水生態環境管理區劃體系、建設體系和考核體系,為長江大保護提供最嚴格的保護標準和政策保障。

2019-06-19 11:20:12

蔣超良:

第二,祛風驅寒,刮骨療毒,抓好環境保護。我們做了三件事:一是壯士斷腕破解“化工圍江”,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115家。化工圍江是整個長江最突出的問題,因為過去在生產力布局、化工布局的時候,為了降低物流成本,沿江布局的化工企業比較多,現在為解決“化工圍江”的問題,我們采取了關改搬轉等措施。二是堵疏結合推進“三非”整治,長江岸線的非法碼頭、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通過雷霆行動,取締各類碼頭1211個,建成運營的砂石集并中心43個,關停封堵或并入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181個,“三非”整治成績也是歷史沒有的。三是留白增綠修復岸線生態,近兩年騰退了岸線150公里,復綠1.2萬畝。我們把長江兩岸的非法碼頭治理以后馬上復綠,武漢市現在修成了近百公里的江灘公園,媒體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你們也可以坐船從宜昌下來一直到武漢,看看長江兩岸復綠增白的成效。四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包養感情2018全省國考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6.7%,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湖北是千湖之省,水質的保護特別是國考斷面的保護任務非常重,優良比例達到86%,比全國平均高了15個百分點。下一步,我們將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守“長江生態環境只能優化,不能惡化”底線,“三非”整治絕對不能反彈,把我們整治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制度化固化下來形成長效機制。

2019-06-19 11:56:22

蔣超良:

第三,通經活絡,壯筋續骨,推進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筑牢綠色發展底盤,推進集成電路等十大重點產業發展,滾動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工業技改投資超過5000億元,謀劃綠色發展重大項目91個、總投資1.3萬億元。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去年全省經濟增長還保持在7.8%的合理區間。2015年1月份在重慶召開第一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就給大家劃了一條紅線,立了一個規矩,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去年總書記在視察湖北、考察長江時指出,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綠色發展、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通經活絡、轉型升級,推進綠色發展、永續發展,打造“芯屏端網”產業生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把綠色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2019-06-19 11:56:33

蔣超良:

下一步,我們繼續把綠色轉型、綠色發展做好。一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二是淘汰落后產能;三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完善省級環保督察、岸線管理員制度等長效機制;四包養網是在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上堅持從娃娃抓起,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了宜昌“生態小公民”的做法,在幼兒園放一個小冊子,孩子看了回去告訴爸爸媽媽不要亂扔垃圾,要愛護環境。通過這種方式,讓綠色環保理念持久樹立起來,形成生態環境保護自覺意識,共同把長江母親河保護好。

2019-06-19 12:04:20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記者:

今年10月份武漢將舉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請問該活動現在準備情況如何?謝謝。

2019-06-19 12:09:58

蔣超良:

謝謝巴包養網站基斯坦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今年10月份,武漢將舉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這個運動會目前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正有序進行,目前,已經累計收到了105個國際軍體成員國,10719人正式報名信息,預計參賽人數超過上屆。組建完成了38個項目競賽委員會,啟動實施了27個競賽項目的38個測試賽,計劃實現比賽項目和競賽場館的全覆蓋,摔跤、馬拉松、帆船、羽毛球、乒乓球、射擊、女子高爾夫、馬術、公開水域、游泳等9個項目的測試已經結束。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籌備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著力辦好一場“走出軍營”的軍運會。往屆軍運會以軍方為主、相對封閉,第七屆軍運會的承辦主體從軍隊變成了軍隊和地方共同承辦,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過去歷屆軍運會都是在軍營之內進行,這一次我們把它設在軍營之外,向公眾近距離展示軍人運動員的血性和個性,賽事的影響從軍營擴大到社會,擴大到全世界。走出軍營來辦比賽,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場館的建設體現了“中國速度”。本屆軍運會設立27個項目,預計將創下“比賽項目歷屆數量第一,所有項目第一次在一個城市舉辦,第一次新建運動員村”等諸多軍運會新紀錄。過去軍運會比賽都在若干個城市,這次就在武漢市一個城市舉辦。場館建設任務非常重,運動員村也是集中第一次修建,到今年4月份已經如期完成了所有場館建設,現在已經測試完畢。國際軍體聯檢查后,豎起大拇指說,你們讓我們見到了真正的“中國速度”。

2019-06-19 12:12:13

蔣超良:

第三,體現諸多“武漢標準”。往屆軍運會在場館建設、器材使用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多是國際軍體與承辦國軍方協商確定。武漢軍運會籌備過程中,各個項目的場館技術標準、競賽組織條款、競賽器材清單等都與國際軍體各個項目負責人磋商確定,并固化為“武漢標準”。經過與國際軍包養女人體反復協商,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已確定了海軍五項、軍事五項等六個競賽項目的標準,簽訂了備忘錄。

第四,體現了節約辦賽和惠民理念。根據賽事設置,湖北確定了35個場館,目前已經全部建完,其中13個場館是新建,17個是維修改造,5個是臨時設施,賽后還可以繼續包養感情發揮作用,承接國內外的大型賽事。因為不在軍營里,基本都在社會,也可以作為軍事訓練、教學科研、國防教學的基地,對社會全面開放。

第五,堅持“辦賽事”和“建城市”相統一。籌備過程中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221條保障線路,以“五邊五化”為重點,全域整治提升城市綜合環境,“迎軍運、講文明、樹新風”的活動廣泛開展。武漢將以優美的環境當好東長期包養道主、喜迎包養八方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籌備工作做好,確保軍運會如期召開,也確保軍運會圓滿成功。

2019-06-19 12:24:37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我是湖北人,剛才聽了蔣書記講到湖北經濟增速挺好,確實很高興,因為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但是湖北去年經濟增速7.8%,今年一季度達到了8.1%,請問湖北采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2019-06-19 12:35:56

蔣超良:

這個問題由王曉東省長來回答。

2019-06-19 12:37:58

王曉東:

謝謝這位老鄉記者對湖北家鄉發展的關心關注。今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講,中部發展“勢頭正勁”。我們湖北省經濟呈現穩中求進、穩中向好態勢,就是有力的佐證。這里我給記者朋友們通報幾組數據。

2019-06-19 12:38:32

王曉東:

2018年我省經濟增長7.8%,止住了增速連續七年下滑態勢。今年一季度,我省經濟增長8.1%。1-5月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好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2.49%。朋友們可以從這些數字看到,我省經濟發展“穩”的格局更加鞏固,“進”的態勢更加向好。在穩中有變、經濟下行的復雜情況下,為什么湖北能夠交出這么一份比較好的成績單呢?剛才蔣超良書記講了,最根本的就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體會到,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是我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定海神針”。具體講,三個方面的舉措至關重要:

2019-06-19 12:39:01

王曉東: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