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小關街道“繡花”08靠設計app功夫靚環境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e04b18ea6ec0.96752815.

昨天上午,在惠新北里社區藍玨苑小區,居民正在體驗使用廢棄物資收集柜。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訊(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單藝偉)垃圾回收站臟亂,就改建自動智慧分類桶;車位不夠用,就把邊角地清理出來作停車場;普通的雨水箅子邊上畫上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提醒居民不要誤踩……朝陽區小關街道從點滴入手,解決了社區居民實際生活中的難題,提升了區域環境。

昨天上午,記開幕活動者來到小關的惠新北VR虛擬實境里社區。兩個大柜子矗立路邊,乍一看,類似飲料自動售貨機。“瞧著干干凈凈的,您肯定想不到它是個廢品回收機。”見記者好奇,居民史小安記者會主動介紹起來。她把幾個塑料瓶裝進袋子里,貼上自家專屬的二維碼,再投入柜子里。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她的個人賬戶中就已經道具製作增加了50個積分。攤位設計一個積分相當于1分VR虛擬實境錢,可定期兌換生活用品。

除了塑料瓶,這個智能廢品回收機還能分門別類收納紙制品、金屬、廢經典大圖啟動儀式衣物等。最近半年,史小安幾乎每周都要投放幾次,人形立牌積分已啟動儀式經過萬。

社區里為啥要添置智能廢品回收機?小關街道工委書記李鈞介紹,惠新北里曾駐扎著好幾個廢品回收攤位,由于缺乏統一管理,廢品隨意亂堆,每個攤位都像一個露天垃圾堆。居民賣廢品時,缺斤短平面設計兩的事兒也時有發生。去年年底展場設計,社區正式清退廢品回收點,引入垃活動佈置圾智能分類平臺。平臺運行7個月以來,小區70%的居民已完成注冊,回收垃圾變成了一件大圖輸出時尚又方便的事兒。

出了惠新北里社區,南行500米就是惠新里社區。在這個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參展的老舊小區里,空間不大,但條條街FRP巷干凈敞亮。跟隨李鈞,記者來到社區中央,外經貿大學附小、化工大附中、惠新里幼兒園三所學校合圍成的環島。

“因為道路狹窄、亂停亂放嚴重,所以這里策展被居民稱為‘亂停金三角’。”相關負責互動裝置人說,上下學高峰期交通總亂作一團。

今年4月,街道重新設計了環島行車方案。沿街步道設置了1029個阻車樁,重新施劃標線,清理了消防通道,設置人行橫道8處,設置了各類交通標識21塊。曾經的“亂停金三角包裝盒”,交通大圖輸出環境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為增加停車資源,荒草叢生的三角地被改建為綠蔭停車場,開辟了130多個車位,車位之間開辟了綠化林帶,停車場的墻壁上也繪制了卡通AR擴增實境涂鴉。

在小關采訪時,記者兜兜轉轉,發現每活動佈置條背街小巷、每個老舊社區都干凈整潔、井井有條。據了解,在經歷拆除違建、封堵開墻打洞這些大戰攤位設計記者會之后,朝陽小關開始聚焦邊角地帶,從小處著手,注重細節,道具製作逐一整治老百姓看不過眼的地方。

轉過街角進入安玖陽視覺苑路,路邊的雨水箅子旁居然蹲著一只包裝設計“金蟾”。再往前走幾步,另一個雨水箅子旁則是一攤藍色水洼,一尾錦鯉在戲水。這些小巧精美、活靈活現的彩繪,是今年汛期之前剛剛畫好的全息投影。目前,安苑路、惠新北里街等主模型干道上的包裝設計480個箅子都已繪制完成。

“在社大型公仔區治理方面,小關運用‘細小微實’的理念,攤位設計像繡花一樣治理小區的痼疾頑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讓地區變得更加安全有序,也更有溫度。”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說。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